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章 (第7/31页)
点儿米汤吧!” “米汤,米汤!”弘历咆哮着说,“米汤管什么用?” 话还未说完,一头栽在地上。原来他虚弱得中气都不足了,一股怒火撑持着,勉强发了脾气,只觉眼前金星乱飞,天旋地转,不由得立脚不住。 王成赶紧把他抱了起来,放在榻上,但叫人拿来的仍是米汤。慰情聊胜于无,弘历一气喝了两大碗,肚子胀得不得了。不多片刻,腹中声响,又是一场水泻。 看看折腾得他够了,王成问他:“小主子,你还要去吃汤圆不要?” 弘历饿得说不动话,只是摇头。 “好吧!请杨先生来看看,如果毒泻干净了,就弄东西吃。” 杨先生私下问了王成,也认为这场教训,足以吓阻他再往松林里去胡闯,便假意说是毒已泻净,替他开了一张健脾开胃的方子,并又关照,开始进食时,切不可过饱。 “小主子!”王成神色惴惴地说,“如今麻风毒是不要紧了,身子养几天就可以复原。不过,这件事给王爷知道了,仍旧是不得了的事。” “我也正要跟你商量。王成,”弘历极坚决地命令,“你非得给我瞒着不可!” “奴才倒愿意替小主子瞒着,就怕小主子自己说了出去。那时候,奴才可是吃不了,兜着走了!” “不会,绝不会!”弘历斩钉截铁地。 “真的不会?” “你好啰唆!”弘历有些不耐烦了,“这又不是什么有面子的事,我跟人去说干什么?” 这下算是将弘历彻底收服了,既不怕他再去找汤圆吃,也不怕他会泄露曾有此遭遇。胤禛接得王成的报告,颇为满意,从此让他参与了更高的机密,但并非最高的机密。 最高的机密,是连隆科多都不知道的,只是胤禛自己在肚子里打主意。 他最关心的便是那张传位给胤祯的朱谕。几次跟隆科多说,务必要想法子偷出来看一看。可是,隆科多没有机会。 “要说偷到这里来给四阿哥看,这件事太危险。”于是,隆科多说,“照我看,四阿哥也犯不着这么做,万一出了事,洗都洗不清。” 胤禛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。他曾经考虑过,只要让隆科多看一看,也是一样。只怕隆科多未曾看清,传述不确,误了大事。如今说不得,只好退而求其次了。 “那么,舅舅能不能找个机会,看它一下呢?” “这倒可以想法子。” “那好!准定请舅舅看了来告诉我,不过,”胤禛加强了语气说,“务必请看清楚,只字不能错。” “这一点儿记性我还有。” 隔了四天,隆科多兴冲冲地来了。一看他的脸色,胤禛便知所谋有成。请到乐山书屋,亲自关紧门窗,才动问究竟。 “朱谕是这么写的。”隆科多蘸着茶汁,在大理石的桌面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写,写了抹去,一共是十个字:“传位十四阿哥胤禎。钦此。” 胤禛又惊又喜地问:“就这十个字?” “还有年月日,是‘康熙六十一年六月初二御笔’,共十二个字。” “这可是太巧了!”胤禛笑道,“真正天从人愿。” “噢!是吗?” 隆科多又高兴又疑惑,而疑惑毕竟多于高兴,所以怔怔地望着胤禛,说不下去了。 “舅舅,”胤禛问说,“不曾看错一个字?” “不曾看错。” “十四阿哥上面,可有一个‘第’字?” 隆科多想了一下,断然答说:“没有。” “那么,舅舅请看!” 胤禛将“传位十四阿哥胤禎钦此”十个字写下来,在“十”加一横,一竖往上一钩,变成一个“于”字。 这一下立刻变成“传位于四阿哥”,真是巧不可偕。然而“胤禎”之“禎”又怎么办? 隆科多刚想发问,胤禛已经开口了:“‘禎’字笔画少,我这个‘禛’字笔画多。”他说,“以少改多,一点儿不难。” 说着,又动起笔来,将“貞”上一小画出头,最下面再加上一画,使得“貞”之下的两撇,变成一个“大”字,“禎”就变成“禛”了。 “妙极!真妙极了!”隆科多极高兴地说。 还有妙的!胤禛心里在想,果然所谋得遂,不但夺了胤祯的皇位,还要夺他的名字。祯、禛同音,丝毫无异,一旦做了皇帝,援用避音讳之例,可以命胤祯改名,这是第一步。 第二步便是避书写之讳。最简单的办法,便是缺笔。皇帝御名“玄烨”,“玄”字便写作“”。自己胤禛的禛字,缺笔便可写成“禎”字,不是传位于“胤禎”吗?一点儿不错。这一下,是连历史都骗过了。 当然,他这个想法是不会告诉隆科多的,只是告诉他,如何移花接木。 “如说假写一张朱谕,把真的换了出来,是绝对不行的事。万一皇上要取出来检点一下,不是要拆穿了?” “万万不可!”隆科多说,“那可是你不能开玩笑的事!” “然则,只有临时动手脚!” “谁来动?” “自然是舅舅。”胤禛说道,“这事并不难。多练习几次就行了。来,来,舅舅试试看。” 胤禛用朱笔照原样写一遍,隆科多便照他的话试。第一遍不理想,第二遍字是改对了,朱色有浓淡。直到第三遍才改得符合要求。 胤禛看了一遍说:“舅舅你自己看,可是天衣无缝?” 隆科多自己也很满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