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寒士_第204章 作文要述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204章 作文要述 (第2/2页)

  三人纷纷一怔,江柳愖试探的道:“先生,今日月圆,怎么不回家中呢?”
  骆逋轻哼一声,回道:“明日到了明伦堂,为师要将从前讲过的章义重新讲上一遍,自明日起,你们三人,谁也不得回家。”
  “啊?”江柳愖惊讶一瞬,原来这几日先生是在做这个准备啊。
  事实上,在书院读书,大体上都靠自觉,很少有哪位先生会逐章逐句的去帮你理解。
  听到有这样的好事,沈康不由得喜笑颜开,他放下竹箸,拱手问道:“先生,要讲甚么?学生想要准备准备。”
  骆逋笑笑,道:“只要你们随着为师用心学,可保功名不缀。”
  压,压题。
  在骆逋说完那一番话以后,沈康脑海中浮现出这两个字。
  是啊,骆逋曾经官居四品,又是士林之中推崇备至的大儒,他若是愿意耐心指点,他们还怕什么科举呢?
  再也没有比曾经参与过数次科举,更加让人放心的老师了!
  他顿时松了一口气,腹中也开始打起鼓来,他微微笑了笑,拱手道:“感激恩师。”
  骆逋道:“为人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。”
  一个月以来,沈康第一次吃了一碗安心饭,夜里,他足足抄写了三篇时文,爬上床去安寝,不过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。
  准备好夜宵的刘术轻轻推开门,见到沈康安寝,不由得笑了笑,又退出门去。
  且说次日一早,明伦堂中。
  骆逋端坐讲坛上,徐徐讲道:“四书五经乃是科举之本,圣谕广训乃是科举之风,其余似性理孝经,或试帖律赋,皆是辅助。若要获得上品,还需落在那时文上。欲作繁茂之文,实属简单,但若要言之有理,理之有据,却是不易。”
  “首先,便要从政论谈起。莫要因尔等年少无知,提起过度政论,为官者心慕昌言是好,可你们的昌言,却有可能成为旁人的武器。再则...”
  他缓缓的端起茶杯,抿了一口清茶,接着道:“历朝历代,作文皆有忌讳,言辞不当,轻则剔除考场,重则牵连家族。说起这忌讳,哈。”他轻笑一声。
  接着道:“还就数本朝最多。众所周知,当今陛下心慕道教,这第一条,就是不能抑道。二来,朝堂风云动向,党争四起,尔等如何能知晓阅卷学官是哪一位,他又倾向哪一派?是以,不可轻易倾倒党派。”
  他顿了一息,接着道:“其三,当年为师官途,就是折在了大礼仪之上,去岁,昭圣皇太后玉碎,紧接着郭国公等人非死即伤,亦说明,陛下还未放下此事。尔等作文之时,绝不可在礼仪一事上,过多赘笔,否则可能会因小失大。其余,似圣上名讳,公卿家事,等等,皆要有意避讳。你们,可明白了?”
  “是,先生,学生明白了。”三人一同回答。
  “好。”骆逋点点头,接着道:“那今日,我们就从政论讲起,说说这何为正论,何为负论,又该如何将正论说得头头是道,令阅卷学官叹服。”
  “因循守旧的君王继承衰败的国家,就像乘坐在一辆破旧马车之上。如何找到合适的巧匠,修治车轮?如何将断裂的车辕接好?如何将松懈的楔牢?补新换旧,车子才能一直延续下去。早年间陛下实行“一条鞭法”,其深意,就在于此充盈国库,增强国力,一条鞭法上承唐代两税法......”
  ......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